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哎,于老师别走啊,给我们说说你的诗呀!”
于东听着身后曲爱国他们的哄闹声,脚步越发地快了起来。
看到于东走了,王阔问曲爱国:“老曲,于老师真写了首诗?还很厉害?”
曲爱国把头一昂:“这还能假喽?油画系的那几个学姐亲口跟我说的,她们没必要骗我吧。
再说了,咱们于老师是燕师大华文系毕业的高材生,之前在《收获》发表过文章的,写首诗算得了什么。
我上次去他寝室找他,看他正在些东西,面前堆的稿子——”
说着曲爱国拿手比划了一下,“得有我小拇指这么厚,我估计是长篇小说。
还有哇,咱们工美辅导员可是有传统的。”
“啥传统?”
王阔问道。
“大作家传统啊,苏桐你们知道么?他之前就在工美当辅导员,而且巧的是,他也是燕师大毕业的,啧啧,这剧本熟不熟?”
“太熟了啊,这不是跟我们于老师一模一样么?”
“真的哇。”
其他学生听曲爱国这么说,心里免不了对于东的那首诗又高看了几分,即便他们连这首诗上的一个标点符号都还没见到。
……
接下来的几天,于东没想到这件事情竟然持续发酵,他的那首诗开始在各系中间传诵。
然后于东就见识到了当代文艺青年们吹捧的功夫。
有人说于东的这首诗是朦胧诗的一个新潮,走出了朦胧诗派的桎梏,又融合了意识流的表达方式,属于先锋诗派。
又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于东的这首诗是逆流中的逆流,这样说是因为朦胧诗派之前被某些人认为是现代诗歌中的一股逆流,而于东的这首诗却在这股逆流中继续逆流。
还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哲学诗,短短的几行诗却探讨了时空的关系,阐述了时空的相对性。
不管如何,所以这一切都指向一件事情——金艺出了一个大诗人。
为此,校长吴常新还特意把于东叫到办公室问了这个事情,虽然于东谦虚地表示这首诗只是自己信手涂鸦之作,但吴常新却狠狠地鼓励了他一番:金艺要是出个大诗人,是一件大好事。
再后来,于东也就坦然接受了诗人这个称号,见到有学生跟他打招呼,他也很亲切地回应。
无所谓了,现在捧得再高,到时候摔下来大不了就地躺下好了。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九月底,金艺的运动会如期举行。
开幕式弄得非常隆重,各个专业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各种稀奇古怪的阵列都摆了出来,甚至他们工美一年级的心形阵列还不是最奇怪的,于东还见到一个八卦阵,而且是个带变阵的八卦阵,令人叹为观止。
从走方阵就能看出各专业的特点,像是美术类的专业则偏重于色彩和图画,例如油画系一年级,他们弄了个大花车,木板上画的是他们系在各届运动会的精彩表现。
而声乐系那边,则有不少乐器加成。
最牛的是钢琴系,他们的花车上直接摆了一架钢琴,学生现场弹奏。
只不过开幕式大家各显神通、声势浩大,到了比赛的时候却一齐变得拉跨起来。
于东在台上看比赛的时候是频频摇头,好家伙,金艺的这些学生们真是不太有运动细胞,于东甚至觉得自己上场都能在大多项目中拿到名次。
大部分运动员穿得像模像样,跑步鞋、运动短裤、运动上衣……等到真动起来就原形毕露。
穿越到了二战德国,却只是个小小的伞兵中尉,没背景没靠山,难道要随历史大流在不列颠吃鳖去克里特挨揍到俄国挨冻蹲诺曼底挨炸?不,壮志雄心今犹在,何惧身后留骂名。从军事菜鸟到战争大虾,罗根在短短几个月内完成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蜕变。震惊世界的敦刻尔克之变,举世瞩目的英伦大战,呼啸苏俄的巴巴罗萨,下一个目标?罗根曰英美俄算什么,老子要用麾下的强兵,打造一个大大的帝国!...
六年前,因为一个无心之错,她遭逢家变,连累母亲郁郁而终。六年后,带着罪魁祸首的迷你版的可爱宝宝再次回归。我要你,还有你!他看着眼前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小孩,指着他旁边的女人,信心满满。叔叔,我们娘两你要不起那就试试看?他皱眉,却又眼角含笑...
大明正德年间,君臣博弈文武相轻阉党弄权厂卫相争。身为穿越一小民,是随波逐流浑噩一世?抑或是力图奋进彪炳春秋?波橘云诡,风云变幻,权柄美人,敌国之富,尽在锦衣风流!纵横长河帮荣誉出品...
不甘不甘,我不甘!我自知无依无靠,我蜷缩在角落,我不惹任何人,但你们为何欺我?为何辱我?在我尊严上撒尿。沉默我沉默我一直在沉默!我不愿意屈辱,我不愿...
一个是末世异能强者,一个是心狠手辣的君王,强者相遇必有一伤??某女喂,别过来,再过来我不客气了。某君邪魅一笑呵呵,是吗?朕倒要看看你是要怎么个不客气法?...
极品小姨与我同居的故事。灯红酒绿,爱恨情仇。唯有真情,方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