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十里平湖霜满天,寸寸青丝愁华年。
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浓墨挥洒,宣纸如雪,皓腕欺霜,玉手执笔。
三月的陈国江南,春光明媚中总透着几分旖旎。
烟波浩渺的苏江河畔,临窗伏案的女子,红衣灼灼,眉眼昳丽。
案旁侍奉的女童梳着丫髻,不过总角之年,一身朴素的青布衣裙,厚厚的刘海遮住了大半的眉眼,第一眼望去,只觉平淡无奇。
悄悄探头,灵初轻轻念出纸上题的诗词,神色有些怔忡。
红衣灼灼的女子,在这旖旎的陈国江南之中,也是一道令人难以忽视的艳丽风景。
数不尽的风流才子为之歌颂,道不尽的达官贵人为之折腰的绝色姝丽,名满陈国的艺妓,浣娘。
浣娘一生历经世事,身处烟花之地,最看得透人间情爱,周旋其中亦泰然自若,言笑晏晏间自有一分清明。
灵初四岁之时被卖入青楼,被浣娘收在身边当了丫鬟,在这馥春楼里呆了足足四年,也在浣娘身侧陪伴了四年。
浣娘教她琴棋书画,也教她识字念书,却从小就给她剪了厚厚的刘海,晚间也不许她踏入前堂。
平日不许她穿鲜亮的衣物,一年四季,不过青衫丫髻。
隔壁的歌妓黄鹂总说,浣娘是在防着她,生怕她长大了抢了浣娘的生意。
可灵初不信,在这楼里,看多了女子间的斗嘴伎俩,再加上浣娘教她读过的书,多多少少她也懂得,这恐怕就是传说中的挑拨。
嗯,有点低级,这是在小瞧她吗?觉得她好骗?
她又不是三岁的小孩儿。
当时六岁的灵初常常在听完黄鹂的话后笑着点头附和,然后暗自不屑,掉头就去寻浣娘说。
浣娘总会安静的听完,然后温柔的摸着灵初的头发,笑着夸她聪明,再给灵初买她最爱吃的糖霜山楂球。
然后第二天,黄鹂总会倒霉。
晨起拿起唇脂抿了抿,脸上睡意未褪,一股辛辣直冲耳鼻,黄鹂娇俏小脸瞬间变色,匆忙跑去倒茶,一杯茶水入口,辛辣未去,苦涩又弥漫口舌,显然,口脂被人加了辣粉,茶水被人添了苦瓜汁。
其中招数不一而足,却又无伤大雅。
每每看着黄鹂暴跳如雷的去寻死对头舞妓彩儿闹一场,如今已经八岁的灵初还是不住的想笑。
这些小恶作剧,有些出自她手,有些出自浣娘。
两人总是心照不宣的磕着瓜子吃着凉瓜看戏,乐此不疲。
读书时,灵初有不懂的,浣娘都解释得清楚明白,仿佛没有什么可以难倒她,幼时灵初最崇拜的人,莫过于浣娘。
随着年龄的增长,灵初也渐渐懂了许多,知道了馥春楼是什么地方,知道了浣娘的苦心,也知道了楼里女子的不易。
崇拜不减,却莫名多了三分的沉闷。
记得有一次,她看见向来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黄鹂在她的面前,喝得酩酊大醉,吐的满地狼藉。
一张素来精心描绘的脸蛋苍白的如同那上好的宣纸,拉着灵初先是咿咿呀呀的唱了一会儿,然后伸着她那修剪的整整齐齐,涂抹了朱红丹蔻的指甲顶着灵初厚厚的刘海,口齿不清的说了一大段话,可灵初只听清了一句。
黄鹂说,别步她们的后尘了。
...
穿越之后,就不想活了。真不是她矫情,没法活了。穿来清朝也就罢了,还在四爷后院。为毛是个侍妾?!这怎么混?起点太低,出身太差,筹码太少,大左思右想,装贤惠会死,因为前有乌拉那拉氏。装泼辣会死,因为后有李侧福晋。生儿子不能养,不生儿子没依靠,这日子怎么过都是个愁。再说这只四爷说好的冷漠无情呢?您这表里不一真的合适?...
第一日,十八岁的容颜酒后乱性睡了二十七岁的皇甫卿。第二日,她留下身上唯一的值钱货狼狈而逃。第三日,她遭全城通缉,全民运动将她送到他的面前。她,是如野草般生命力旺盛的弃女,比灰姑娘还灰却依旧乐观开朗。他,是富可敌国的太子爷,尊贵强大,比钻石还闪耀的神秘大人物。想死还是想活着?男人一脸铁青,面色狰狞的问。自是...
一朝泛滥桃花四处飞舞,他自由的游走在众多美女中,一处丛林处,说不出的美!无聊时挑逗挑逗女警花,调戏调戏女老师,和女学生谈谈人生,跟小师妹讲讲理想,没事儿扮扮猪吃吃老虎,教育教育不可一世的公子哥,勒索勒索黑帮的大佬。弱水三千,看他如何三千独饮!枭雄四起,看他如何俯瞰四海!(卫道士勿入)...
稀里糊涂的嫁了人,不是,成了亲,自此一代大佬也只能给老婆披披甲,牵牵马。老婆,这钱?我的!我知道是老婆的,我这不是替你数数吗!不用数了,连你都是我的!九州动荡时,傲立军中,横扫八荒,睥睨天下,什么?我的老婆竟然是一字并肩王!...
1911年末,滦州起义,袁肃经历人生重大的转折,他最终选择站在法统北洋政府的立场,经营属于自己的北洋少壮派团体,在重大历史事件中逐渐崭露头角并发展壮大。以铁血手腕统一中国,重铸北洋雄狮,捍卫中华威仪。...